想了解更多關于產品、案例等信息,請輸入關鍵詞進行搜索
總部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天安節能科技園總部中心11號樓
制造基地:肇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港南街2號
電話:400-9913-833
傳真:020-34832618
郵箱:info@pkwater.com
10月13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于官方網站發布《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以加強對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的規范化管理,預防和減少污泥二次污染,促進污泥資源化利用?!掇k法》提出,鼓勵與垃圾焚燒、火力發電、水泥窯等相結合的焚燒處置方式,提高污泥的熱能利用效率。該辦法自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各地級以上市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污泥主管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監督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情況,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制定了《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2022年9月30日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的規范化管理,預防和減少污泥二次污染,促進污泥資源化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廣東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處置,包括污泥的產生、收集、貯存、處理、運輸、處置。
第三條 污泥處理處置應遵循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基本原則,應加強對有毒有害物質的源頭控制,實施全流程管理。鼓勵采用符合國家、地方、行業相關標準及規范要求和技術安全可靠的多種方式處理處置污泥。
第四條 市(縣)人民政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主管部門或由市(縣)人民政府指定的污泥主管部門(以下稱污泥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縣)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辦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除應符合本管理辦法外,尚應遵守國家和地方現行有關技術規范及標準的規定。
第二章 一般規定
第六條 污泥主管部門應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及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規劃等的要求,組織編制污泥處理處置規劃,合理確定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的布局、規模和建設計劃,鼓勵集中建設污泥處置設施,污水處理設施應同步配套污泥處理處置設施,確保污泥安全處理處置。
第七條 污泥主管部門應綜合考慮污泥泥質特征、地理位置、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確定污泥處理處置方式。處理處置前后的污泥泥質應滿足相關法規、規范和標準的要求。
第八條 污泥處理處置相關單位應按照衛生防疫的要求,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保障污泥處理處置全流程的安全。
從事污泥相關工作的人員,應采取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
第九條 污泥處理處置相關單位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下列情形發生:
(一)未使用專用容器、包裝物貯存污泥;
(二)貯存的污泥裸露;
(三)丟失污泥;
(四)將未處理達標的污泥作為生活垃圾處理,或者委托不具備相應能力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進行利用或者處置;
(五)運輸、處理、處置過程中發生意外情況,導致污泥揚散、流失、滲漏、散落;
(六)其他非正常情形導致污泥量發生改變。
第十條 污泥處理處置相關單位應加強污泥全流程的環境風險防范,處理處置不當造成環境污染的,應進行修復、治理和賠償。
第三章 污泥的產生、收集和貯存
第十一條 污泥產生、處理的單位須遵循的基本規定:
(一)應對污泥運輸、處置單位的主體資格和能力進行核實,必要時進行現場核實。
(二)應明確與污泥運輸單位、污泥處置單位的責任和義務,明確對污泥收運處置等過程中的風險及問題,建立管理制度;簽訂收運處理處置協議,明確收運處理處置單價、運輸方式、處置方式、計量計費方式及備案審查機制等。
(三)污泥產生單位發現污水及產生污泥中存在有害風險或其他安全風險時,及時向污泥主管部門報告,并及時報送相關資料。
(四)污泥產生單位應建立臺賬,對污泥檢測、巡查、產生、處理、運輸及最終處置情況進行記錄。定期檢查臺賬記錄完整情況及實際收運處理處置情況,并于每月10日前上報至污泥主管部門。
(五)污泥產生單位應全流程跟蹤記錄污泥的去向、用途、用量,并報告污泥主管部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第十二條 污泥產生單位應采取措施,避免生活垃圾等其他異物進入污泥。
第十三條 污泥收集及貯存設施的能力應與污泥的產生量及處理、處置能力相協調,并具備一定的貯存富余量,避免污泥運輸或處置不及時造成的安全及環境風險。
第十四條 污泥產生單位應明確污泥處置備用單位,在原有污泥處置單位出現檢修、事故等情況時,由備用單位對污泥進行應急處置。
第四章 污泥的處理和運輸
第十五條 污泥處理的工藝應符合區域污泥設施規劃的要求,處理技術路線應合理可行、經濟安全,與處置方式統籌適應。鼓勵采用節能減排、符合國情和區域特點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
第十六條 污泥產生單位應結合污水處理生產、污泥處理處置工藝等情況,統籌兼顧減少污泥產生量,節約污泥處理處置費用。
第十七條 污泥運輸單位須遵循的基本規定:
(一)污泥運輸單位應選擇具有防水、防滲漏、防腐蝕、防遺撒等功能,安裝衛星定位等功能的專用車輛,合法裝載,嚴禁超限超載,并采取密閉措施,運送工具應具有明顯標識。
(二)污泥運輸單位應對運輸全過程監控和管理,嚴禁運輸途中裝卸和中轉,嚴禁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污泥,防止污染環境。
(三)運輸污泥的專用車輛,應在污泥處理處置場所內及時清潔,妥善處理清潔產生的污染物,防止二次污染。
(四)收運污泥宜采用“一車一運”的原則,以確保污泥計量準確、泥質穩定。
第十八條 污泥產生單位需轉移污泥出地級以上市行政區域貯存、填埋、焚燒、資源化利用的,應當制定污泥跨市轉移計劃,并按規定報告污泥移出地的污泥主管部門。移出地的污泥主管部門應當將污泥跨市轉移信息通報接收地的污泥主管部門。
污泥跨市轉移計劃包括轉移時間、運輸路線、接收單位基本情況、污泥處理處置方案等信息。
第五章 污泥的處置
第十九條 污泥處置單位應當優先滿足屬地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污泥處置的需求,嚴禁超出處置能力接收污泥。
第二十條 鼓勵處理后滿足相關標準的污泥,經技術經濟比較后進行園林綠化、土地改良、焚燒能源化、資源回收等綜合利用。不具備土地利用和建材利用的區域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衛生填埋處置,但不應將未達到填埋物入場要求的污泥進行填埋。
第二十一條 污泥熱干化過程中,鼓勵利用污泥處理處置過程中產生的熱能源,減少采用一次能源作為熱源;鼓勵與垃圾焚燒、火力發電、水泥窯等相結合的焚燒處置方式,提高污泥的熱能利用效率。
第二十二條 污泥處置單位須遵循的基本規定:
(一)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并經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審批,選擇的處置工藝設備和生產工藝應符合相關要求并經環保驗收合格,污染防治能力滿足生產需要。
(二)配備符合環境保護和衛生要求的污泥貯存、處置設施或者設備。
(三)從事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負責人和關鍵崗位人員需經專業培訓;配備(委托)負責污泥處置效果檢測、評價工作的機構和人員。
(四)污泥處置單位應提交污泥處理處置書面報告和污泥環境管理報告書。污泥處理處置書面報告應包括污泥運輸及處置情況、安全及風險情況等;污泥環境管理報告書應包括企業經營狀況、污泥處置管理情況、污染物排放等。對污泥的流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并報告污泥主管部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三條 污泥處理處置各相關單位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執行國家相關職業衛生標準和規范,保證從業人員的衛生健康;污泥主管部門應建立污泥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明確管控崗位及責任人,統籌協調監督管理,確保污泥安全、妥善處理處置。
發現違規、違法從事污泥處理處置活動的,市(縣)相關部門應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應移交公安等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 污泥產生運輸處理處置相關單位應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并組織演練,防止危及公共安全的事故發生??赡芑蛞言斐森h境污染的,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減輕對環境的污染危害,并及時報告污泥主管部門及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接受調查處理。
第二十五條 污泥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規劃、建設和運行的監管,及對污泥處理處置的相關檢測記錄、留存檔案、周期報告等的復核和檢查工作。污泥異地處理、處置的,按照所在地執行屬地管理的原則進行監管。
第二十六條 污泥主管部門建立污泥轉移聯單制度。污泥處理處置相關單位應嚴格執行污泥轉移聯單制度,將轉移聯單等報送污泥主管部門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
污泥產生單位在轉移污泥前,應當向移出地的污泥主管部門申請領取聯單。污泥處理處置相關工作的單位應按要求如實填寫污泥轉移聯單。未按照規定執行污泥轉移聯單制度的,由污泥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規行為,限期改正,依照污泥處理處置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對存在弄虛作假、非法轉移、擅自處置等違法行為,要嚴肅查處。
污泥轉移聯單格式可參照本辦法附件中的廣東省內污泥處理處置轉移聯單。鼓勵由污泥主管部門組織建立污泥信息化管理系統。
第二十七條 污泥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設立舉報熱線電話、信訪信箱等,受理公眾的舉報、投訴,并依法進行處理。
第二十八條 污泥產生單位、運輸單位和處理、處置單位應建立規范的污泥管理臺賬制度,詳細記錄污泥產生量、轉移量、處理量、處置量及其副產物的去向、用途、用量等情況,鼓勵對污泥進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相關資料保存時間為5年,監控資料保存時間為3個月。
第二十九條 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建立完善的檢測、記錄、存檔和報告制度,根據國家規范、標準的要求對出、入廠泥質及污泥處置副產品進行檢測、跟蹤、記錄并及時報送。檢測記錄由企業自行存檔,資料保存時間為5年。
第三十條 污泥主管部門聯合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等相關部門對污泥處理處置全流程工作的情況進行聯合檢查及執法。
第三十一條 污泥處理處置費按特許經營協議或其他服務協議約定的標準執行;對于采用列入國家鼓勵發展清單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設備的,可由企業按有關規定申請稅收優惠。
第三十二條 污泥處理處置相關單位應定期對從事污泥工作的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管理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歸檔。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所稱污泥是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在污水凈化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含水率不同的半固態或固態物質,不包括柵渣、浮渣和沉砂池砂礫。
污泥處理是對污泥進行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的處理過程,一般包括濃縮脫水、消化、干化、堆肥等。
污泥處置是對處理后污泥的最終消納過程,一般包括焚燒、填埋和資源化利用。
污泥資源化利用是對污泥進行處理后,從廢棄物變為可利用的資源。對處理后污泥中的資源、能源進行利用并處置的過程。
污泥產生單位是指負責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維護及運營的單位。
污泥處理單位是指對污泥進行規范處理的單位。
污泥運輸單位是指依法從事污泥運輸活動的單位。
污泥處置單位是指對處理后的污泥進行處置的單位。
污泥備用處置單位是指應對突發事件,臨時接收并處置污泥的單位。
污泥處理處置相關單位是指污泥處理處置全流程中開展具體工作的有關單位,包含污泥產生單位、污泥處理單位、污泥運輸單位、污泥處置單位、污泥備用處置單位。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實施期間,如遇國家、省級政策性調整,以調整后的國家、省級政策為準。
第三十五條 各級行業主管部門的職責分工按《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和《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等執行。
第三十六條 各地可依據本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工作需要的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辦法自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